啊,台北!——《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讀後感

張玖壹
Jul 8, 2021

--

分享冷知識:台北天亮時的第一聲鳥啼通常在四、五點之間,隨季節有些浮動。

離鄉到台北唸大學,最深刻的感悟是,這裡確實是個「附庸風雅最前線」的城市。國家級的表演、數量稀缺的樂團專場、集合各界資深人士的對談講座、眾多展覽和電影節、同人場次,光是住在台北,就讓原本得花上半天的客運來回,變成總共四十分鐘的捷運,甚至出站再走幾分鐘就到宿舍了。只要負擔得起成本(除了最直接的經濟門檻,翹一堂課或少讀一篇指定閱讀的代價也得納入考量),你可以在任何時候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在今年金馬影展某場次放映前的廣告,我看到了這段2013年發布的短片:

跟影片不太一樣的是,我認識的大部分從外縣市來台北唸書的朋友,大多對這座城市沒什麼好感,台北對我們這群「外人」來說有不少地方可嫌:物價、食物、居住環境⋯⋯混在一起,成了一聲愛恨交織——可能恨的部分更多點——的嘆息,「啊,台北!」那台北人呢?他們又怎麼看這座城市?逐漸習慣在台北的生活,也對朋友的抱怨有深刻體感,忍不住好奇原本就在這裡生活的人怎麼想,這是翻開這本書的原因之一,而我確實也處在一個需要在這裡生存的理由的階段。

要一言以蔽之的話,我會說,這是一本屬於1997年的台北男人的選物輯兼生活點滴。

或許是大眾文化流行再怎麼變仍不改基調,或是有些經典注定不敗,也或者是有些「經典」仍然把持著同樣優渥的資源與品質,明明是本比我年長的書,現在讀來也仍不少令人會心一笑,或者能夠召喚鮮明回憶的段落。雖然這本書裡的「男人口吻」非常鮮明,有些興趣、有些敘說方式幾乎就是「另外一個世界」才會有的,但沒到讓人反感的程度。原本翻了前面幾篇後,放了一段時間,打算趕快看完賣掉才又重新拾起,在怪店後接著戀物、經典、嬉味,一篇一篇看過去,反而漸漸捨不得賣了。

買一支就能跟上流行的Swatch、獨屬這個城市凌晨三點還亮著的店面、每逢電影節就用片單當聊天開場話題的方便,這些是讓我特別可以對著腦海中那些具體而私人的實際經驗會心一笑的部分。其中馬世芳老師寫「西點」的篇章更讓我回味再三。作者把台灣傳統烘焙坊的幾樣招牌麵包款式、口感、樣貌都寫了出來,半夜讀著,意識到「讓源自國外的食物變成台灣人的童年回憶」這件事背後的種種社會、政治因素,更對這一塊麵包所體現出台灣多元的歷史與族群背景心情複雜,一半是醍醐灌頂的興奮、一半是被切中要害而不誇大的文字勾起了強烈食慾。

作者們對如數家珍的眾多小店、酒吧、茶酒館和書局的敘述,同樣讓人心生嚮往,一邊上網路一查才發現最想去看看的那幾間店家多半已經停止營業。這些人、事、物、生活方式,確實讓人感覺到親近 — — 空間上的、年紀上的、(社會位置與)品味上的,除去一些關於賽車、運動這些我幾無涉獵的主題,讀這本書確實會湧出一股強烈的衝動,想規劃一場踩點之旅,把裡面提過的店、地點全都找出來逛過一遍。

這本書寫成二十餘年,仍能讓一個在台北糊裡糊塗地過日子的人,想要做點筆記,規劃下一次有空(且疫情受控後)想去的地方,從這點來看,這些生存理由確實有足夠的說服力和散發一種相近的共鳴頻率,來讓它們貫穿時間這「沒有堤岸的河流」吧。

紀錄:沒有被解決的問題

在之前修過的一堂課中,和老師、同學一起討論了一些地方創生團隊的行動經驗,還有常常被採取的一種方式:透過編一本「地方誌」,來記述並打造這個地方的歷史、經驗和認同。在種種實作方式的背後,共同的目標之一是讓人們更熟悉、更願意關心自己生活所在的這個地方。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有種和閱讀地方誌很相近的感覺。

一直覺得「都市」是一個很吸引我的主題:政治與經濟運作、空間分佈與運用、開發的歷史、流行文化與消費、「物」的影響力 — — 從不同角度切入,可以更完整地拼湊出都市裡的人們如何生活、而又有哪些行動者參與形塑了這些的生活樣態。

在人口組成異質性高、節奏快速的都市空間,是否也能透過追溯歷史或共同生活經驗,來打造這樣的「地方認同」呢?《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可不可以也算是一種,屬於部分在台北生活的年輕人的廣義上的地方誌?本書或無此意,但不失為一種可能的參考,畢竟它確實記錄了在特定時間、空間切片下,屬於一些群體的生活、思考、物質條件與認同。不過,在這個嘗試方向上,仍然需要注意都市中殊異的社會位置對打造認同的可能限制。

最後,在台灣的其他地方有沒有可能寫這樣的一百個理由?在我粗糙的想像中,任何一個地方待久了,細細在生活中找出一百個值得存活的理由並不太困難,只是除了台北以外,或許還真沒什麼地方需要洋洋灑灑找這麼多理由讓人在此生存。

--

--